暑期“三下乡”丨 贵州食品工程职院师生赴黄平县探寻非遗踪迹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3-08-04 09:15:58

青春如火,初心似炬。近日,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文化艺术系“青春筑梦,寻脉非遗”社会实践队来到黄平县重安镇、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等地,实地探寻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泥塑·苗族泥哨、苗族银饰制作技艺,亲身感受非遗魅力,助推非遗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泥土,是大地的肌肤,是生命的源泉。在它的怀抱中,万物生长,繁衍不息。泥土的颜色千姿百态,有深沉的棕色、明亮的黄色、柔和的灰色......泥哨,便是这样一种以泥土为载体的古老吹奏器的孑遗,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黄平县在黔中丘原向黔东丘陵的过渡地带上,黏土丰富,苗族艺人们就地取材,通过对艺术的想象捏制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黄平苗族泥哨。

陈应魁向同学们介绍黄平苗族泥哨的基本情况


(资料图片)

带着对非遗的重视,贵州食品工程职院文化艺术系“青春筑梦 寻脉非遗”实践队踏上探寻黄平泥哨非遗之旅,去寻找飞云崖畔的“守”艺人——陈应魁。

盛夏时节,黄平县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队员们寻到传承人陈应魁时,他正在黄平县城以北一座古朴的半山别院小屋内认真描着泥哨。趁此机会,实践队走近、观察、交流、请教。陈应魁告诉师生们,苗族泥哨是黄平县旧州镇寨勇村苗族老艺人吴国清在苗族传统陶哨的基础上,根据苗族传统艺术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泥捏儿童玩具。而他本人正是师从吴国清,学习和制作泥哨已有30余年。

黄平苗族泥哨作品

苗族泥哨的制作是用当地特有的粘土——鸡血泥,经手工捏成大体形态后抹上生菜油定型,然后用竹签、竹筒等简易工具压出眼、口、鼻等细部,再用硬模按上所需的小装饰纹样。阴干后用木屑或谷壳锻烧为低陶后,再施以彩绘,罩以清漆而成。目前,黄平苗族泥哨的品种多达400余种,十分丰富。这些泥哨,既可以单个玩赏,又可组成组群,还可以根据观赏者的喜爱,自由组合成有趣陈设。

当古老泥哨遇上当代匠人,迸发的是传承的火花与创新为内核的青春力量。陈应魁在讲到自己喜爱的泥哨时可谓是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目前,陈应魁正在做泥哨传承与创新的工作。“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怎么喜欢,所以我们就尽量通过非遗进校园、展示会等活动来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泥哨、爱上泥哨、学习泥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陈应魁说。在大家的邀请下,他展示了一段泥哨吹奏。

陈应魁在制作黄平苗族泥哨

在现场,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实践队的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这不仅是因为哨音本身带来的欢快情绪,更是在传承人陈应魁的介绍当中感受到了国家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人本身对非遗的热爱。

实践活动期间,师生们前往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何家寨,去探寻国家级非遗苗族芦笙舞文化。在这里,队员们遇到了苗族芦笙舞传承人王泽英。通过对王老师的访谈,实践队了解了苗族芦笙舞的历史渊源及制作技艺过程。

苗族芦笙舞传承人王泽英在吹芦笙

芦笙从一块块木材、一根根小竹子到最后组装成一把把单管或多管的芦笙乐器,每一步都需工匠手工敲打,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不能用机器操作,只能用电钻一孔一个步骤地进行,大约需要两天两夜才能完成一把复杂的短弦芦笙的制作。

在离开清水江村的前一夜,队员们与重安镇相关负责人及清水江村支两委,组织学生与当地村民排练了一场小型的乡村晚会。晚会尾声特意邀请传承人王老师与学院教师杨骏东一起吹奏苗族芦笙曲,带领大家跳起了苗族芦笙舞,场面热闹非凡。在场的村民也陆续加入到队伍中来,一起感受苗族芦笙舞带来的欢乐。

举办乡村晚会

在寻非遗的路途中,文化艺术系“青春筑梦,寻脉非遗”社会实践队老师带领队员到非遗展览馆去领略贵州特有的苗银魅力,精美的银饰让师生们大饱眼福。

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对外交往中,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作为贵州人民,师生们为自己拥有这些宝贵的非遗感到自豪。

队员们在观看苗族银饰作品

数天时间开展的探寻非遗文化和非遗技艺活动,让实践队深切感受到,非遗的每一次亮相都让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进行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能让青年群体了解非遗、熟悉、传承非遗,感悟中华文脉。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调查研究非遗发展的现状与困境,充分挖掘非遗的内涵和外延,提升文旅产品的质量与经济附加值。后期,实践队将持续在线上为非遗提供宣传和助力走进校园,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梁珍情

二审 王雨

三审 岳振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news3.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邮箱 :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