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魏乾坤 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
随着A股市场估值下移,产业资本开始行动。8月15日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波上市公司回购潮。
三天后的8月18日,证监会推出25条资本市场利好政策,回购潮集中爆发,一天之内32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
在随后的时日里,每天都有数量不等的公司发布回购公告,8月23日,回购潮迎来第二波高峰,单日回购家数突破20家。
根据Wind,在8月15日至25日的11个交易日内,共有166家上市公司官宣股份回购。
8月份以来,A股市场深度调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6.9%,创业板指数下跌8.78%,深圳成指下跌9.42% ,科创50下跌10.17%,
在A股市场持续下行的低迷时刻,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成了市场的亮色和希望,投资者更期待着股份回购能够成为抵抗股市下跌甚至是促成市场反转的实质性力量,那么,此轮A股回购潮力度几何,市场止跌反转的期待能否尽快实现?
回购潮流向根据Wind,8月15日,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掀起小高潮。8月15日-8月25日之间,166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平均每日回购约15家。其中,8月18日回购家数最多为32家,8月24日、25日回购家数亦高达27家。
一般情况下,A股每日回购家数在10家以内,当前回购家数明显偏多,可谓股份回购的高潮。
从历次股份回购潮来看,多发生于资本市场调整时期,比如2022年10月中下旬的最近一次回购潮。彼时,A股市场连续调整,沪深300跌幅超6%。
而从过往数据来看,发布股份回购计划较多的行业,往往股价下跌也相对严重,此番回购潮亦如是。
Wind数据显示,资本货物行业回购家数最多为29家,其对应的资本货物指数8月份累计下跌9.69%。
回购家数位列第二的是材料行业,11天内共有27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其年8月份下跌 8.83%。
医药行业回购家数位列第三,共26家进行回购,医药行业指数8月份下跌了6.28%。
回购股份家数排在第四的是半导体行业,8月15日-25之间,共有22家企业发布回购计划,半导体精选指数8月下跌13.45%。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于股价下跌较大的行业和个股来说,如果自身经营业绩良好且拥有相对充足的现金流,在股价低谷期进行回购,既有助于股价的维稳,也有利于长期收益的提升。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回购有助于股价维稳并不等同于股价的短期回升,回购计划发布以后股价仍有可能持续下探,切不可单纯依据发布股份回购计划而盲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股份回购公司都是因为股价表现欠佳。比如,回购家数同为15家的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两个行业,其对应指数年内均大涨,涨幅分别高达7.37%和10.80%。
而数月来最为火爆的人工智能指数年内大涨27.74%,其所在行业的上市公司则是鲜见股份回购者。
回购认同度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目的,分为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股权激励”)、回购注销、市值管理、盈利补偿、重组等。其中,股权激励和回购注销是最为主要的方式,二者合计占比通常在90%以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股权激励和回购注销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相距甚远。
一方面,由于股权激励回购的股份大多被低价甚至无偿转让给员工,期间产生的成本和股价之差,经过层层传导后最终由投资者买单。因而股权激励短期内或能彰显上市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信心,但也容易给投资者带来额外成本,除非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被再次回购注销。
另一方面,以回购注销为目的的股份回购被视为更有助于股价的提升和投资者利益的提高。股份回购注销以后,总股份数量下降,在资金量和归母净利润一定的前提下,每股股价和每股分得的红利相对增加。因而,投资者往往能够通过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而获利。也正因此,回购注销成为更受投资者欢迎的股票回购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分析发现,近期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用于注销的比例相对偏低。
8月15日-8月25日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166家上市公司中,用于股权激励注销的仅有62家,占比37.35%,以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为目的的股份回购占比则高达58.43%。
也正是因此,投资者对本轮上市公司回购潮的直观感受并不强烈,尤其是认为此时的股权激励式回购稳定市场诚意有些不足。
回购力度A股掀起新一轮回购潮以来,预计回购金额超1亿元的共有28家,占比16.87%。其中,荣盛石化回购金额最大为20亿元,韦尔股份、东方财富仅次之为1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回购金额与回购比例来看,此番回购力度普遍不大。
8月15日-25日市场公开数据显示,51家预计回购金额不足1000万元、30家不足100万元、6家不足10万元,占比分别为42.86%、25.21%和5.04%。
与此相应,回购股份在总股本中的占比也较为有限。股份回购比例在1%以上的上市公司不足0.5%,而回购比例不足0.1%的公司占比高达57.40%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回购比例过小,对股价的拉升作用较为有限。但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市场景气度欠佳时回购股份容易存在三大难题。
首先,三年疫情叠加经济放缓,不少企业的现金流相对紧张,没有太多闲置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如果因为回购股份占用过多现金流,一旦企业后续出现特殊情况,容易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隐患。其次,当前再融资放缓,企业融资难度增大,上市公司需要为后续资金补充做更多考量,预留相对更为充沛的资金,而回购则是对资金的占用。再者,在企业对未来业绩和股价的大幅提升没有充足信心的情况下,回购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15日-8月25日之间,回购比例超过2%的5家上市公司中,无一回购目的是注销。其回购目的2家用于市值管理(冠豪高新、花园生物)、2家用于股权激励(一致魔芋、苑东生物)、1家用于盈利补偿(华铭智能)。
“相较于市值管理等,回购注销对于上市公司的成本相对更高,因而用于注销的回购占比往往较小。”有业内人士直言。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news3.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